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刘娥
国庆节假期,不想远行去“添堵”,深圳有没有可以科普旅游打卡的地儿?日前,市科协发布年度深圳市科普基地、科普示范点认定单位名单,一共个,这当中不少科普基地国庆假期面向公众开放,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可满足市民“科普+旅游”的需求。
作为老牌的科普基地,深圳市科学馆是市区科普打卡的传统热门科普场所。馆内设有几大展区:创造展区、探索展区、思维展区、引领展区和水展区。国庆假期期间,所有展厅对外开放,展教活动开放3D影院和科学演示。市民可以看见由于静电引起的“怒发冲冠”现象,可以体验炫目的“人造闪电”等不可思议的科学现象。
位于蛇口邮轮母港的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基地,是海洋文化科普打卡的好去处。记者近日走进这家基地发现,场馆内陈列着各种中国古船模型,还有海洋文化历史文献、海洋绘画等等。除了参观学习,小朋友还可以动手拼装舰艇船只。10月5日、6日,该基地还将举行“山海少年杯模型教育竞赛”,开展融合舰船模型静态制作、动态操控以及舰船文化科技知识教育为模式的新时代科技海洋文化传播。
什么是健康饮食?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这些问题可以在龙华区市民健康体验馆找到答案。记者走访发现,馆内分为健康龙华、慢病与预防、健康与生活、“为健康做承诺”等几大版块,通过新颖的模型展陈、互动体验,为市民科普膳食营养、疾病预防等健康知识。10月5日—10月7日,馆内还将进行健康主题相关的知识竞赛大挑战活动,如“龙舟竞赛”、“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为参观市民带来一场丰富的健康知识盛宴。
四川泸定桥铁索、京张铁路铁轨、滇越铁路人字桥修建者使用的煤石灯……作为中国首座钢结构主题博物馆,深圳中国钢结构博物馆国庆节假期正常开放,馆内众多记载着建筑和桥梁钢结构发展历史的展品悉数与市民见面。
除了前往科普基地进行科普打卡,市民还可以走出家门去体验各种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作为深圳航天科普的新IP、年深圳科普月的重要活动,深圳航天科学嘉年华将于10月1至17日在深圳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举行,现场展出返回舱降落伞、航天飞机着陆模拟器、CZ-5火箭等众多航天科技展品,并设置近数十个体验场景,包括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与生活场景、航天员在训练基地的训练场景等。届时,会场还将配备知识体系和讲解服务,让深圳青少年全面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和科技元素。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