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红星新闻报道,2月15日,国内有保险公司收到一封来自保险某行业联盟的“风险提示”。
某大型股份制寿险公司核保部门相关人士透露,“风险提示”内容是该联盟近日接到举报,一位年出生,名为王某某的投保者和其妻子在国内多达26家公司频繁投保,保额超过1亿元。目前该客户尚未出现,“风险提示”提醒各家保险公司提前排查风险,必要时联系反欺诈排查热线。
据红星新闻报道,该王姓投保人是年生人,职业为陕西某酒店经理。他购买意外险是从年开始的,近几年每年都有购买,但从年12月开始,该投保人购买意外险的投保数量和保额陡然增加。仅年1月,以王姓投保人名字购买的意外险就超过了14份,其中交通意外险、综合意外险、旅行意外险、航空意外险、驾乘险等意外险是主要购入的险种类别,另有极少数定期寿险。
有网友表示,买多少保额是消费者权益,你(保险公司)同意受保,说明投保人是正常,符合条件。即然同意,为何公开投保人信息?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万一发生理赔,是不是说保额高拒赔呢?
真的如网友所说,保险公司面对客户频繁投保而坐视不管吗?其实不然,首先保险公司应该保全投保人的个人信息,但是对于投保人的审查时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之前曾发生过违背道德的骗保事件。
年末,一男子为骗保,在境外旅游时杀害妻子,而爱作案前,该男子曾在11家不同保险公司购买大额保单,投保总价值高达万元,受益人均指向丈夫。
话说回来,保险公司为了防止有人恶意欺诈,建立反欺诈联盟是为了维护行业的正常秩序,但是,一旦有人投保,那么投保人的信息,就被保险公司随意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