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定义,医疗旅游主要指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医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但同时,海外医疗诈骗案也屡屡发生。一些机构利用部分民众对癌症的恐惧以及医疗知识的缺乏,涉嫌以免费旅游体检为诱饵骗取高额的治疗费,或者直接推销高价的“防癌之旅”。
公安部组织指挥浙江等地公安机关破获特大海外医疗诈骗案
之前,我们介绍过一起案例↑↑↑
今天,首都网警带领大家
再来一起了解
海外医疗诈骗的套路
给您提个醒
案例
湖南女子62万元注射所谓“抗癌针”被坑
湖南株洲的马女士经常光顾的美容院去年推出“会员大回馈”,去马来西亚免费旅游,医院免费体检。马女士拿到的体检报告显示,她有90%概率患上肺癌和乳腺癌,并推荐了治疗方案。马女士跟随指引,花62万多元,注射了所谓的“抗癌针”。回国之后马女士拿医院咨询才发现只是一个常规体检,并不能预测是否会患癌症,报警后警方调查发现,有“患癌概率”的一部分报告和解读,系嫌疑人伪造。马女士花62万多元打的针,也不是真的“抗癌针”,只是一些维生素C、抗氧化剂。
王女士花多万购买的抗癌药物是糖丸
今年53岁的王某在商海打拼多年,有一些积蓄,她在某美容院成为常客并办了一张VIP卡。熟识后美容院老板李某赠送王某一张免费泰国游的邀请函,并带王某医院做了体检。体检单称王某有90%概率患癌症,如果不及时干预,近一两年内必患无疑。王某考虑到自己家族中有多位亲属患癌,心理负担很大。最终,在一名自称Dr.Eva的医生引导下刷卡支付一百多万元,购买了抗癌和抗衰老两个项目。其后,又两次去泰国、一次去美国接受“后续治疗”,总共花费超过万元。后王某的女儿无意间看到了家中的抗癌药物,从其英文说明书发现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糖,而在泰国、美国的就诊报告,是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后伪造的。
张女士的干细胞治疗实际是营养液
据媒体报道,张女士参加美容院组织的免费迪拜游,却“被查出”重金属超标、血沉指标太高、有患癌征兆。同行的几人均被查出各种“癌症”征兆,在专家的劝说下,他们花费万余元进行了“治疗”,而所谓的干细胞治疗只是挂了几袋水。回国后,张医院一查,原来都是些廉价营养液。
网上随便一搜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上当
请看
海外医疗旅游的套路
大揭秘
目标:
不法分子专挑高收入、爱养生、不懂法、不懂医者下手。一般会通过美容院等渠道了解被害人的经济情况,锁定富裕且热爱养生的目标后,明确“特定对象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听不懂英文。不能是律师,政法工作者,不能是医生”。
手法:
都以免费境外旅游作为由头,将受害人诱骗至国外后,聘请并没有行医资质的人充当所谓的医疗专家,并伪造所谓的“体检报告”,造成受害人“患癌”风险极高的心理恐慌,再以高价体检、治疗或者兜售高价“药品”,骗取受害人钱财。
特点:
一是作案手段隐匿。不法分子利用美容院工作人员与受害人长期交往,收集受害人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让被害人难以从情感上认为自己是被骗。同时,将被害人置身于境外豪华盛大的场面之中,营造现场气氛,让受害人内心认同犯罪嫌疑人扮演的假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医术权威。
二是犯罪群体职业化。犯罪团伙采取公司化模式运作,精心编制诈骗陷阱,掩饰诈骗手法,犯罪手段欺骗性强、危害大,严重损害广大公民合法权益。美容院业务人员、代理商陪同人员、假医生、幕后指挥者等角色相互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整个庞大的骗局。
三是受害人维权困难。据报道,海外医疗旅游的被害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但受法律管辖权等约束,海外医疗旅游可能会面临法律保障不足的问题,医疗也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一旦被骗或出现纠纷,维权成本较高,许多受害者最后可能会选择不了了之。
网警提示
面对各种免费赴海外旅游体检的项目,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免费项目中的陷阱;不要轻信海外体检医疗检测结果,对有异议的,要检查复核,防止被骗;不要盲目追求进口保健品、药品,对确有疾病的,要征求医生的意见建议。
来自:首都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