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日益彰显的文化魅力、稳步壮大的产业实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广州的文化改革发展一步一脚印,向好向新、走深走实。
迈入新征程,勇当排头兵。广州将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在广州召开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之际,特推出《文化铸魂出新出彩——文化强市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盛夏忽已暮,浅秋正渐浓。临近中秋,永庆坊里游人如织,上百盏色彩缤纷的鱼灯与荔枝湾涌上倒影的“弦月”相映成趣。岭南文化与现代美学的融会贯通,让传统节庆在广州有了全新呈现。
多年的历史沉淀,润养着广州这座城。风云激荡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融通中外的海丝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交汇相融,凝结成广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延续着千年历史文脉。
踏上新征程,广州聚焦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持续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深入实施“八大行动”,着力激发卓越自信的城市文化活力,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不断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和国家文化中心城市,加快培育世界文化名城。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眼下,广州正持续发挥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创新驱动、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产品供给、打造城市文旅IP、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新场景
文商旅融合发展带旺城市“烟火气”
把帐篷搭在城市中央,是什么体验?这个夏天,“露营热”席卷广州,广州塔下办起都市露营派对。从白天到黄昏再到夜晚,围绕露营主题开展的形式各异的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参与其中。
广州塔,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景点,蝶变为一座“旅游综合体”。通过扩大塔底商铺规模、开展夜间露营等方式,集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的广州塔自身吸引了更多消费,“垂直街区”所带来的综合性收入不断增长。
而夜晚的广州塔,也绽放出更多元的文旅魅力,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的观赏体验。“我们不仅持续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夜间游览服务,近年来也联动打造了岭南之窗非遗展览、名家周末大舞台、潮墟等独具岭南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体验产品。”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 车尾厢市集、灯光秀、露天电影、夜游博物馆……夜间文旅正在成为提振文旅市场的亮点,坐拥庞大消费市场和成熟文旅业态的广州,也通过探索文旅融合的场景创新,创造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供给。
新场景创造新需求,新模式引领新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广州以文化为旅游产品提升品质、聚拢人气,焕发“千年商都”的时代新光彩。
今年6月,广州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为.70万人次,同比增长.6%,当月全市实现文旅消费总额.74亿元,同比增长.9%;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今年7月每日平均起降航班超过架次,日均接送旅客10.5万人次,今年前7月共接送旅客约万人次,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一。
延续文旅产业的复苏热潮,广州将交通枢纽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留量”,构建起高质量全域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燃旺城市“烟火气”。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商旅的加速融合,唤醒广州消费活力,为城市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广州将以满足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动能
品牌矩阵塑造城市旅游“靓”名片
广州人的一天,从“一盅两件”的氤氲香气中开始。早起去茶楼“叹早茶”,晚上宵夜来份干炒牛河,回家还不忘煲一手老火靓汤……懂吃、会吃的广州人,让“食在广州”这块金字招牌名扬天下。
南北文化交融、中外名家碰撞、传统技艺与摩登风尚相得益彰,今天的广州美食文化,荟萃着全球精华,令人耳目一新,站上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不久前,广州米其林榜单新鲜出炉:3家米其林二星、16家一星、38家必比登推介及54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上榜。米其林“入穗”五年,见证了广州餐饮业的品质提升,更是广州成为国际美食合作交流平台的鲜活佐证。
米其林中国区总裁、首席执行官叶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广州这座城市,传统与潮流相携并进,多元化的菜系共同发展,脱落出独特的广州美食风貌,这些都充分体现在我们日益丰富的榜单上。”
羊城多面精彩,美食只是其中一个切面。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积淀,是广州作为老城市的底蕴所在、魅力所在,也是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信心所在。迈向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广州旨在形成世界级文化旅游核心特色品牌,以品牌矩阵之力,撬动文旅产业新增长。
珠江两岸,流光溢彩。伴随着徐徐江风,在充满岭南风情的船舱中品味广式水上宵夜大排档,别有一番风味。今年6月,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珠水百年”文旅项目再出新品,推出的“水上国潮”宵夜,收获消费者们一致好评。
“珠水百年·水上茶居”品牌的推陈出新,是广州持续擦亮珠江游文化旅游品牌的缩影。花城广场、海心沙、白鹅潭、广州塔……沿珠江两岸推动水岸融合联动发展,一个个重要节点“串珠成链”,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在广州崛起。
顺流而下,奔向大海。在珠江入海口,国内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已于年11月投入使用。今年8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上透露,今年底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的商业项目大部分可对外开放。
依托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广州不断推进邮轮码头、免税商城、休闲旅游等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邮轮产业发展体系。未来,广州所打造的世界级邮轮旅游品牌,将吸引更多邮轮公司在广州开辟航线,进一步推动广州邮轮旅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广州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多年,如今正面临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增长的关卡,需要更高的目标和更高的愿景。
今年,广州将推动落实《广州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以核心景区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从“食在广州”,到“购在广州”“玩在广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美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新机遇
扩大朋友圈,搭建连心桥
7月初,在广州图书馆以城市大巴为主题的舞台上,身着“湾区少年”白衫的少年们接过旗帜,“人文湾区青少年行”首发团员出发在即,也拉开了“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的序幕。
“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系列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7年,吸引逾12万名青少年参加。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广州,如今也成为了展现中国形象、湾区形象的时代之窗。
粤港澳三地文脉相亲、人文相近、同根同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广州以更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深化区域间的文化旅游合作。
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院,签订城市形象传播战略联盟;与深圳开展文化领域全面战略合作,联合佛山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联合港澳佛(顺)共建世界美食之都,成立粤港澳美食产业联盟、湾区产业联盟、文艺联盟、旅游联盟、文化联盟……“人文湾区”建设持续推进,广州影响力辐射力持续扩大。
立足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广州文旅乘势而上,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衔珠江而临大洋、通内地而向海外的南沙,正在成为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双向交流的平台。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人文交流,在南沙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打造“自贸初体验”“职场直通车”“文体对对碰”等品牌特色项目;加快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对外交往交流的大门越开越大,广州“朋友圈”的队伍也在日益壮大。当前,已建成20个广州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与30个境外城市保持经常性文化交流合作;“广州文化周”先后赴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州文交会等国际性文化活动,让广州在文化的“请进来”与“走出去”中塑造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向世界展现出多元的城市形象。
迈入“十四五”,广州还将通过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春节嘉年华之旅、文化遗产之旅、国际体育赛事之旅等特色旅游品牌;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打造具有广泛知名度、美誉度、向往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
“广州是一座永远进取,永远不会安于现状的城市。”携程集团政府合作部CEO张旭在今年7月的广州旅游超级目的地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将广州建设成超级目的地标杆工程,建设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
声音
广州旅游协会秘书长肖立斌:
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广州需着眼于具体空间
文旅融合产业兴。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并坐拥庞大的消费市场,如何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为广州面临的新课题。
在广州旅游协会秘书长肖立斌看来,广州要进一步加强文商旅融合发展,突破点在于在空间上实现文化旅游活动和商业载体的衔接。“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都希望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空间中进行旅游消费活动,所以空间的尺度、景观,以及文化和消费氛围,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体验感。”
“文化需要的是具有附加价值的内容,越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往往越吸引人;商业需要的是载体和空间,商品需通过商场进行售卖;而旅游实际上是消费活动,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关系。”肖立斌认为,广州在这三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完备,产业配套和相关规模也都比较匹配,但最主要的是三者的融合需要落实到空间上。
“我们现在已经在进行文商旅综合性融合发展的转化了,比如天河商圈,以前是纯粹的商业区,现在也逐步引入了一些文化空间、旅游空间。但由于最初规划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元素,所以在转化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阻碍,比如在从商业向文旅拓展的时候,如果要引入相关的餐饮及文化配套设施,我们会发现它的空间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相关的引导和支持上做得更好。”肖立斌表示。
肖立斌还提到,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其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最核心的是需要提供和它相匹配的国际化服务,而这一服务也与具体空间有关。相关的空间指引和消费指引,以及便利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服务,对外来游客尤为重要。
受国际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但在肖立斌看来,这一形势实则危中有机。
“本地市场是驱动本地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挑剔的本地市场,而广州的旅游业正好有一个非常强大又比较挑剔的本地市场支持,无论是规模还是需求,标准都比较高。”他表示,“在此基础之上,广州现在具备包括长隆、珠江游、广州塔等在内的世界顶级旅游产品,也在开发类似综合性街区的文化与生活类、潮流与艺术类的新产品,大量本地游客因为疫情不能出游,反而为广州培育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带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不仅如此,肖立斌认为,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合作中,广州还承担着形象中心的功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各旅游目的地都希望通过广州这一窗口和门户对外展示它们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因此,我们怎样做好形象中心的服务,做好品牌建设和文化输出,是很关键的,同时也是和‘一带一路’建设相匹配和承接的。”
“加强文商旅融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力点,同时我们也希望引入更多世界级的文化艺术活动,来显示与广州门户地位相匹配的能力。”肖立斌表示。
数读广州文旅“硬实力”
广州全市有非遗代表性项目项,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项目2个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数量21个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数量95个
北京路等6大片区历史文化街区完成改造,新增4处国保文物单位、总数达33处,恩宁路永庆坊保护活化项目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泮塘五约微改造项目入围WA中国建筑奖“城市贡献奖”。
近年来,广州开展考古项目宗,清理古墓葬余座,出土重要文物余件套。系统梳理出红色革命遗址文物资源处。
目前,广州登记注册博物馆72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5座、二级博物馆11座、三级博物馆7座,预计到年博物馆数量将达到家以上,初步建成“博物馆之城”。
全市实现通借通还且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个,其中市级馆2个,区级馆舍19座,镇街级分馆个,社区级分馆78个。
策划:陈邦明
统筹:冯艳丹郑慧梓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实习生章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