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试验田。
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
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福建自贸试验区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
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肯定了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进一步指明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试验的根本方向。今年4月、7月、11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因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三次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关键词一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三年多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出实施创新举措项,其中全国首创项,对台先行先试74项。贡献了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服务国家和全省改革开放。目前,有6批项创新成果由省政府发文在全省复制推广。商事登记“一照一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32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尤其是年以来,国务院发文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50项,其中我省报送19项,占38%,福建自贸试验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二对外开放
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之外领域的外资企业设立、变更和外商投资项目,由审批改备案,推动外资准入模式与国际接轨。受益于此,台资独资的佳格葵花籽油项目已建成投产,全国首家台商独资演艺经纪公司厦门量能文化演艺经纪有限公司落户,新引进壳牌、亚马逊、ABB等一批世界强企业,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年10月,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外资企业多家,合同外资约多亿美元,均占全省同期的近一半,其中98%以上通过备案设立,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加强“海丝”开放合作。新增“一带一路”航线18条,形成6条台闽欧班列常态化线路,通达欧洲和中亚12个国家,吸引了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货物通过班列中转,实现了“海丝”与“陆丝”的有效对接。截至年10月,台闽欧班列累计发运列,货值60多亿元人民币。建成海丝商城、利嘉商贸城等3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商品展示销售平台,其中海峡水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超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和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渔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
着力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共办理人民币跨境结算多亿元,累计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超过亿元。实施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和外债资金意愿结汇,试点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改革,打通区内与境外双向融资通道。截至年9月末,区内金融机构家,比挂牌前增长44%,其中外资银行19家,数量居全国前列。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各类准金融机构多家,是挂牌前的5.6倍。
关键词三两岸融合
创新产业合作机制。率先在增值电信、医疗、旅游等50多个领域对台开放,推动台资企业在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申报及评定、财政资金申请、政府采购等方面享受与我省企业同等待遇。截至年10月,区内新增台资企业多家、合同台资超过60亿美元,占全省同期51.3%和57.1%,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台商投资热土。
建立最便利的台湾商品通关模式。实现货物快速放行,台湾水果实现了“台湾上午采摘,大陆下午上架”,吸引从台湾进口的水果90%以上经福建口岸入境;采信台湾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免于实施实验室检测,降低台湾商品进入大陆成本和时间等。
积极吸引台胞创业就业。允许持台湾地区身份证明的自然人到自贸试验区个行业注册个体工商户,无需经过外资备案,近期这一做法已复制推广到全省。设立8个两岸青创基地,实施创业培训等系列扶持措施,吸引台湾青年入驻创业。率先认可持台湾有关机构颁发证书的建筑、医疗、旅游等台湾服务人员在自贸试验区开展业务。已聘请40多位台湾村里长担任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执行主任,厦门航空累计聘请多位台籍空乘。
对台金融合作取得突破。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已有23家台湾地区的银行机构在厦门开立39个人民币代理清算账户,清算金额超千亿元。台湾地区银行向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占大陆试点业务总量90%。在全国首创设立两岸征信查询系统,已办理近笔信用记录查询,台企台胞累计获得贷款多万元,为探索建立闽台征信产品互认机制提供了样本。
关键词四行政效率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年5月,挂牌仅半个月,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在工商营业执照上加载18位社会信用代码,税务、质监部门不再另行发证赋码。该做法成为全国实施“一照一码”的范本。在此基础上,福建拓展实施了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标准化表述、经营场所联络地址登记制、工商登记同步办理银行开户、企业公章“即刻即取、照章同取”、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等一系列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形成创新链,将开办企业时间压缩到3.5天。
审批程序大幅精简。年7月,自贸试验区挂牌仅3个月,省政府一次性将80%以上的省级和大部分市级行政许可事项下放自贸试验区实施,企业办事基本实现不出区。平潭片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从选址到竣工验收规范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采用“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章审批、一次出件”,申请材料从项减少到19项。厦门片区实行“多规合一”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办理产权登记审批需提交的申请材料从项减少到76项,成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样本。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推行网上审批、智能审批,实现“一网通办”。实施涉企扶持资金申领“一个窗口”办理,移动办税“一掌通”,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办等,让企业办事象网购一样方便。
关键词五便捷通关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借鉴新加坡做法,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联通了国际贸易链条上的海关、海事、商务、港务等中央和省34个单位和部门,实现国际贸易主要环节、主要进出境商品和主要出入境运输工具“三个全覆盖”,还向金融、退税、结付汇、信保服务等领域延伸,大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外贸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减至5~10分钟;船舶进境、出境申报时间从原来36小时分别减少至2.5小时和0.5个小时。
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年自贸试验区挂牌当天,就推出实施关检“一站式”查验模式,为全国关检机构改革业务一体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国首创进出境船舶实施联合登临检查,“进口直供”“保税供船”监管模式,构建邮轮物供快速通道。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整车进口一体化通关、特殊物品风险分级管理、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先理货、后报关”等功能性试点政策,有力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大幅降低通关成本。一方面,降低政府性收费。免除海关集装箱查验费、口岸申报费用、货物港务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地方政府留成部分。另一方面,降低非政府性收费,发挥国有企业主动降费示范效应,建立收费公开、监督检查等机制,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口岸服务经营企业收费透明公开平台。据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口岸办近期调研,福建口岸收费水平较国内其他海港口岸已处于低价位。
关键词六新业态新平台
自贸试验区的面积不到全省的千分之一,吸收的外资企业占到全省同期的二分之一,外贸进出口额占到全省同期的六分之一。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带动福建发展的重要引擎,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显现。截至年10月,福建自贸试验区共新增企业7.4万户、注册资本1.6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是挂牌前的4.8倍和7.5倍。培育了飞机维修、物联网、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保税展示等一批新产业,形成了两岸“三创”基地、整车进口、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等一批重点平台,规模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航空维修获批全国唯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外保税维修试点,产值约占国内航空维修产值的1/4,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都居领先地位。飞机融资租赁超过架、金额约70亿美元,是全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马尾基金小镇集聚了家私募投资机构,基金管理规模1多亿元,是省内私募基金投资机构最多、管理基金规模最大的区域。厦门列入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点城市,福州、平潭列入国家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年度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0万标准集装箱,居全球第14位。江阴整车进口口岸入驻家汽车经销企业、9家平行进口供应链平台,整车进口配套产业链初步形成。年进口整车49辆,连续三年进口量居全国26个整车进口口岸第6位、新批口岸第2位。
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新起点,福建自贸试验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