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舜礼旅游业恢复很难在2023当年全面实

自年11月中旬,中央决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国务院疫情防控机制陆续印发了新20条、新10条和对新冠进行“乙类乙管”等通知,标志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下的新阶段。对旅游业来说,去除人员流动的障碍,意味着旅游业有了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旅游市场和旅游产业恢复的基本前提具备了。

那么,哪些因素关乎旅游业恢复呢?我想大致有六个:

一、旅游业恢复的大概标准。无论谁做分析研判,都离不开相应标准。去年11月,有的省份说前三季度旅游接待恢复至疫情前的99.7%,引起业界和媒体的质疑,就缘于恢复的标准问题。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肯定是仁者见仁的,但总体上应有若干共性认识。例如:旅游接待人次与收入达到年的水平,是仅看某些省市,还是从全国总体来看;产业恢复是只看一两项大数,还是要与年实际情况作对比,如三大市场、客源市场结构、旅游收入构成等;除了旅游接待与收入外,是否还应看投资状况、旅游就业、企业绩效、发展质量等。如单看某一两项数据,很难全面反映旅游市场与产业的恢复。

二、国际旅游的放开时间。目前国内旅游已经开放,经营上已没有障碍,但这只是三大市场的一方面,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还只有开放的希望,允许进行护照的申领,但在给予来华签证的便利中,没有提及入境旅游;对出境旅游,则是“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本着试点先行原则,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也面临着欧美国家对中国入境游客的额外设限。对于经营出境旅游的企业来说,政策放开的早晚与彻底程度,直接关乎其旅游经营收入;对国内各旅游企业来说,入境旅游是一支重要的旅游消费力量,虽然只有1亿多人次,但对旅游业恢复具有标志意义。国际旅游的开放,是在春节前后,还是“五一”前后,对全国和各地旅游业的恢复进程是有影响的。

三、各地经济恢复与活跃程度。这关系到公务旅游、商务旅游、因私旅行(上学、就医、探亲、参加活动等)的恢复进度。在国际公认的旅游统计范围内,这些旅游形态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占有较大比重,例如,广东省纯旅游人数与不少省份相差不多,但旅游总量却高居全国榜首,原因就是经济发达造就了很多上述的“特别客源”,这些人群虽未必去观光、度假、休闲,但一定会有食宿、交通或购物的花费,对旅游业是直接进行了贡献,这也是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此外,经济的恢复与萧条,也事关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减,进而影响旅游市场复苏的进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至2.7%,为20年来除金融危机和疫情最严重时期之外的最低水平;我国由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加之疫情防控政策趋向“放开”,经济加快复苏将是必然态势,但面临的困难、各地恢复的快慢却存在差距。

四、疫情前景与民众心态状况。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以后,出行不再有限制,必然带来阶段性的疫情上升。对城乡居民来说,不论是媒体报道、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