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为一名宇航员,自由地遨游于太空之中”,这可能是很多人儿时的梦想。
的确,在过去要想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到太空中去一探究竟,就必须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宇航员,但这一切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年7月11日,维珍航空的创始人布兰森就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首次商业太空旅行。当然,现阶段的商业太空旅行还属于尝试阶段,费用是十分高昂的,但在未来,商业太空旅行必将逐渐普及,成本也会逐渐降低,终有一日,普通人也能够拥有前往太空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没有实现儿时成为宇航员的梦想,但遨游太空还是有机会的。既然我们都有机会前往太空,那么有一个问题就不得不考虑了,那就是太空旅行有没有危险?
毫无疑问,太空旅行当然是具有危险性的,从人类开始尝试离开地球算起,至今已经有21位宇航员为航天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仅此一点就可以充分证明太空旅行是具有危险的。
不过宇航员的牺牲全部可以归结为各种各样的意外事故,那么如果将意外排除,太空旅行是否还有危险呢?有,太空旅行的真正危险并不在于意外,而是在于旅行本身,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都是地球物种,而并非太空物种,也就是说太空的环境并不适合我们。中国有一个成语“南橘北枳”,说的就是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枳,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于一个物种的影响之大。
那么太空中的环境和地球表面的环境有何不同呢?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重力了,而失重环境会致使人的身体发生很多变化,其中的一个变化就是红细胞的流失。
自从人类开始载人航天以来,就发现了一种被称之为“太空贫血”的现象,所谓太空贫血就是宇航员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出现流失。在最初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这一问题并未得到重视,因为科学家们很自然地认为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是体液变化所导致的。也就是说在失重的环境下,人体的体液会发生变化,于是为了保持平衡,红细胞数量也出现了相应的减少,但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载人航天的发展以及商业太空旅行的推进,科学家们开始对失重环境下的人体健康愈发重视,于是关于宇航员红细胞数量减少的问题又重新回到了科学家们的视野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的科研人员展开了一项研究,就是跟踪观察在国际空间站中执行任务的宇航员,参与该项研究的宇航员一共有14名。那么科研人员是如何获得宇航员红细胞数据的呢?无论是否处于微重力环境之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破坏和新生,而在地球表面一般人的红细胞破坏速度约为每秒万个,而红细胞的破坏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只需要通过一氧化碳呼吸测试就可以掌握一个人的红细胞破坏数据。
科研人员对宇航员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宇航员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红细胞破坏速度达到了每秒万个,也就是超过了地球上正常情况下的%。
那么在宇航员回到地球之中,这种情况是否会得到改善呢?会,但是这个过程相当漫长。根据研究数据,在宇航员返回地球一年以后,红细胞的破坏速度还可以达到每秒万个,仍然是正常情况下的%。而且在微重力环境下待的时间越久,这个恢复的过程就越慢。更为重要的是,科研人员发现红细胞破坏速度的加快并不是因为身体体液的减少。
的确,在微重力环境下,人体的血液总量会减少,在身体内的分布也会发生过变化,所以减少红细胞来弥补血量的损失听起来是合乎情理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发现,红细胞的损失并没有使人体血液的组成保持平衡,而且即便在太空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让人体内的红细胞全部替换为在太空中所新生的,红细胞本身的破坏速度仍旧有增无减,可见人类作为地球的土著,还是难以适应太空的环境。所以人类要想成为一个太空物种,首先必须要改变太空的环境,当然,想要改变太空是无法做到的,但我们可以在太空中营造一个自己的家园,比如具有重力模拟系统的空间站或太空船,就是科幻电影中那些圆盘状并不断转动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