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意外风险最高入门险一次性说清楚有

图片来源:东方IC

今天进入了长假第五天。发生在遥远美国的枪击阴霾还未消散,随着亿万民众旅游出行,各类交通事故也开始见诸报端。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9月发布的《中国保险人群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在分析近15亿条承保理赔数据后发现——从节假日看,十一长假的意外伤害风险最高,约为工作日伤害风险的1.09倍。

那么,都有哪些保险可以保障意外风险?券商中国记者特地整理了两类入门保险及防套路指南。

百元保费撬动万倍保障

从性价比来看,一年期医疗险和意外险都是入门级保险,可以通过有限的成本转移更大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的杠杆功能。这类保险产品价格一般不贵,几百元就能买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保障,保费撬动的保障杠杆达到万倍以上。例如元可以购买一年万元的航空意外险,撬动的保障杠杆达到4.6万倍。

这是由于短期风险概率的发生远小于长期风险发生概率,短期保险产品往往可以实现高杠杆。

不过,意外险和医疗险保障重点大不相同。简而言之,意外险只保意外风险,医疗险既保意外也保疾病;意外险对意外导致的伤残和死亡给付保险金,医疗险则重在对相关医疗费用进行补偿。

为了更直观反映两类保险的特点和差别,下面通过同一家保险集团推出的一年期综合意外险和一年期医疗险进行比较:

一年期综合意外险:

一年期医疗险:

从上述两份保险示例可以看出:

因意外事件导致身故或者伤残,属于意外险保障范围。除了上述综合意外险,市面上也有不少专项意外保险,例如专门针对航空风险的航意险,专门针对自驾车风险的自驾车保险。

一旦发生意外身故或者伤残,意外险会根据合同确定的保额一次性给付保险金。值得注意的是,意外险一般也含有医疗保险金,但保额通常较低,例如上述方案中最高只能提供10万元医疗保险金,难以覆盖重大意外伤害带来的大额医疗支出。

医疗险与意外险最大的不同是,主要对意外和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进行补偿,实报实销。在一年内产生的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费用支出,一般都能得到报销,但不给付没有发生的费用。

而且,自年百万医疗险在市场上一炮走红之后,今年保险公司开发和推出短期高保额医疗险的积极性高涨。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市场上各类一年期低保费、高保额医疗险已多达10余款,保额更是节节攀升,多元可以购买保额万、万甚至万元的医疗险。但这类保险的诊医院,往往不负责海外医疗费用。

较有代表性的几款百万保额医疗险:

《中国保险人群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显示,因意外伤害导致的伤残中,8-10级轻度伤残占比近80%,中度以上伤残占比超过20%,其中1-2级重度伤残占比6.3%。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受伤较重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使得意外险和医疗险的保障作用更加突出。

意外险和医疗险常见哪些误区和套路?

误区一:所有意外风险都可保?

一般来说,意外险可对在国内外发生的意外身故风险进行赔付。对于伤残保险金医院限制。医疗险由于涉及医疗金报销,一般对就医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上述提到的低保费高保额医疗险,诊疗范围多要求在国医院,有的要求普通部,特需及外宾病房都不行。

例如上述综合意外险条款规定,进行身故保险金申请时,若为境外出险,需提供事故发生地使领馆出具的的包含死亡原因的书面证明材料;进行伤残保险金申请,需要二级以上(含二级)或保险人认可的医疗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残鉴定诊断书;医疗保险金申请时,医院出具的医疗证明和医疗费用原始凭证。

该保险条款关于“医院”的释义为,指保险人与医院,医院的,则指经国家卫生部门评审确定的二级医院,但不包括主要作为诊所、康复、护理、休养、静养、戒酒、戒毒等或类似的医疗机构。该医院必须医院管理规则设置标准的医疗设备,且全天二十四小时有合格医师及护士驻院提供医疗及护理服务。

又如,尊享e生医疗保险(版)《投保告知》里显示,医院是指经国家卫生部门审核的二级或以医院普通部。券商中国记者电话咨询众安保险客服,对方也明确告知赴国外诊疗不在报销范围内。

如果消费者需要涵盖海外医疗费用,一般要另行购置可以保障海外医疗风险的境外旅游险或者海外医疗保险,其保费往往要高得多。有公司推出了保额万元的严重疾病海外保险,保障范围为除中国外以的全球其他区域,19岁-64岁投保,一年保费元。又如下述万国游踪保险包含了海外医疗补偿万元,保障天,保费元。

这里特别提醒:购买保险一定要看合同条款。因为保险条款是所有理赔的依据,一切望文生义都不可取。保险产品不同,条款可能有重大差异。此前亦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赴境外旅游前在国内购买了境外旅游险,保险条款却要求诊疗医院,导致境外出险后发生理赔纠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条款,看条款,看条款!

误区二:医疗险可替代重疾险?

医疗险低保费高保额,这让不少买过保险的朋友不淡定了,为什么我买重疾险花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还只能保几十万元?那么,医疗险是不是可以替代重疾险?答案是不可以。

一是医疗险保额不是一次性给付,而是实报实销。也就是说,一年中用多少报销多少。超过一年的,得看该医疗险能不能续保以及续保条件什么,如果不能续保,则次年的医疗费可就没着落了。这也是短期医疗险与给付型的长期重疾险最大的不同之处。

如果一个人购买了两份重疾险,一份保额30万元,一份保额50万元,重大疾病医疗花费30万元,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总计80万元赔付,以帮助解决因病带来的工作生活问题。人民币是国际“通行证”,当然也可以拿着到国外去治疗。

如果其购买了两份医疗险,一份保额万元,一份保额万元,那么其一年获得赔偿总计还是30万元。

为了更直观了解医疗险的赔付流程,还可以看一个保险产品示例:

张女士(31岁)投保了泰康一款百万医疗保险,保费元;/7/20张女士不幸被查出罹患乳腺癌。张女士拿齐资料找保险公司理赔,理赔1万元;

年7月25日医院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使用了靶向药、进口器材等设备,共花费80万元,其中社保报销20万元。理赔:80万-20万-1万(免赔额)=59万。

二是医疗险不能再较长时间内锁定赔付,但重疾险可以。人的健康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上升,长期重疾险可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锁定赔付额,而医疗险多是一年期保险产品,实报实销,即便买了很高保额的保险,但并不能提前支取未发生的医疗费用。

现在的医疗险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优化和改善。目前市场上主流公司推出的短期医疗保险大多可以实现续保。

可以续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仍然不可以!

对百万医疗险颇有研究的北美精算师徐昱琛说,精算师们对于“哪款百万医疗险更好”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产品测评人都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