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研学旅行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推崇,还现身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世界其他国家的研学旅行也各有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盘点
日本:不同学龄段有不同侧重
在日本,研学旅行被称为“修学旅行”,年正式纳入教育体系的这项活动是日本学校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发展至今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修学旅行作为日本小学、中学和高中教育重要的一环,据年的统计,实施比例高中为94.1%、初中为97.0%、小学为93.6%。
日本的修学旅行的目的地和内容依据年龄不同而倾向有别。
小学生的修学旅行,主要在附近的观光旅游地进行。主要活动包括观光名胜景点、集体泡温泉等,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人格等。
到了中学,则倾向于去陌生地区旅行,主要目的是体验和实践课本中的知识,提高能力。
到了高中,则更倾向于把参观地点定位在自然体验或了解战争的悲惨历史,修学旅行常去的有冲绳、广岛、长崎等。
美国:兴趣爱好与升学准备齐飞
美国孩子参加假期活动主要还是凭借兴趣爱好,所以研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一样,为满足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是假期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美国霍奇基斯高中甚至曾组织10-12年级的学生去南极开展为期3周的探险之旅,让孩子们在考察南极半岛和周边岛屿,观察鲸鱼、磷虾群,拍摄帝王企鹅、海豹、冰山的同时,听取随行的南极科考专家学习生态学和当地历史。此外,不少美国高中生会在假期里参加国内名校游,了解高校特色,为将来升学选择做准备。
芬兰:以“现象教学法”为引领
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因为连续多次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成绩遥遥领先而受到全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