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但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各地究竟该如何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问题?带着这一问题,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书记郑艺。
人物名片:
谈新岗位
“西双版纳和丽江,有不一样的风景和文化”
北青报:年12月,您从丽江市长任上转任西双版纳州委书记,在您看来,西双版纳和丽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郑艺:西双版纳和丽江,有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情、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海拔、不一样的纬度,这是它们的不同点。
但两者皆是天赋异禀之地、风光无限;皆是文化璀璨之地、魅力无限;皆是对外开放之地、潜力无限;皆是奋勇争先之地、活力无限。都呈现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态优良、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北青报:您认为,市长和州委书记两个岗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郑艺:从市长到州委书记,从政府到党委工作,工作性质有所改变,不同的是岗位和职务,相同的是“第一身份都是党员、第一职责都是为党工作”。这两个岗位,都肩负着组织交付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
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期待新要求,我将以如负泰山的责任感、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团结并带领一班人,“”提高履职能力,提起干事精神,提快工作节奏,提升工作质量”,和西双版纳州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开放兼容的文化生态,法治公平的经济生态,和谐和美的社会生态”。
“给予西双版纳州边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
北青报:您今年带来了哪些建议?
郑艺:长期以来,边疆地区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部委的大力关心支持,使边疆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边疆地区群众发自内心地说,“葵花朵朵向太阳,边疆人民心向党”。今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三名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了5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包括关于将西双版纳州调整进入云南省沿边铁路规划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橄榄坝航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关于给予西双版纳州边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关心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以及对边疆地区抵边村给予享受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政策的建议。
北青报:目前西双版纳州边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情况如何?
郑艺:西双版纳州国境线长.3公里、占全省边境线总长的24%,拥有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处于对外开放最前沿、边境维稳最前沿、疫情防控最前沿。
一直以来,西双版纳把守好国门、把好关口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累计投入6.87亿元加强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提升物防、技防、人防“三防”合成效能上下功夫,边境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成效显著,边境管控达到历史最好时期。
但目前仍面临着物防薄弱、技防不足、人防疲劳的困难。请求国家层面持续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为稳步推进西双版纳州边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
谈旅游
“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0%以上”
北青报:我们注意到,在今年1月您履新西双版纳州委书记时,曾提到“省委对西双版纳提出了建设美丽云南示范和世界旅游名城的要求,对西双版纳的未来寄予了殷切期望”。在打造世界旅游名城方面,西双版纳会采取哪些措施?
郑艺:年,我们将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由“国际生态旅游州”调整为“世界旅游名城”。围绕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提出了推进西双版纳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各阶段发展指标。
近期目标:到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海外游客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以上。
中期目标:到年,以优化游客结构为重心,年均增速保持在12%以上,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3%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
远期目标:年,游客结构朝国际化方向优化,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全州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2.2亿人次,境外游客占比达到10%以上,度假游客占旅游接待总数的60%以上;旅游综合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旅游综合总收入达到亿元。
北青报:如何实现上述目标?
郑艺:西双版纳将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业态、边境旅游发展、城市旅游服务4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以全域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智慧旅游为抓手,创新产品开发、升级发展理念,以传统旅游创新平台为支撑,建设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区),优化旅游市场供给结构,全面推动西双版纳传统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争取成为云南省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排头兵。
以边境旅游发展平台为支撑,建设国家级边境旅游试验区,强化六国交流联动,在跨境旅游、边境贸易、商贸物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提升强化西双版纳在澜湄次区域旅游功能地位和中心地位。
北青报: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今年西双版纳在发展旅游方面有什么打算?
郑艺: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典型的环境敏感型产业,此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最为明显。
总体看,疫情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旅游经济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但疫情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加之西双版纳具有丰厚的文旅资源,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基础厚实,布局合理,机遇空前,打好旅游经济“翻身仗”完全有条件。
我们将千方百计促进旅游经济复苏,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放眼全省全国,精准分析后疫情时期旅游客源地市场,建立州级重点文旅项目库和储备库,大力推进文化旅游领域投资;围绕“康养旅游年”,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好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全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文旅IP。
强化文旅宣传营销,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着力满足大众旅游特色化、多层次需求,确保年接待旅游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20%以上双增长,推动旅游经济尽快恢复到疫前水平。
北青报:在今年1月履新时,您提到“想到了旅游转型的艰巨任务”。在您看来,西双版纳应该如何转型?
郑艺:主要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健全旅游市场监管体系。
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推动普洱茶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址等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科学谋划建设半山酒店、精品酒店、现代农业庄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持续做优夜间旅游,推进告庄西双景、勐海茶王夜市、勐腊南腊河星光夜市等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把雨林、普洱茶、傣医药、水、农耕、民俗六大生态文化融入旅游业,以文化赋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在西双版纳扩面提质增效,实现“吃、游、住、养”在西双版纳,增强旅游产业带动力和贡献率。
北青报:旅游市场的秩序也备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