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奥莱过度依赖旅游业去库存,如何实现全

本文大纲|

■奥特莱斯的发展史

■全球奥莱的销售情况

■海外奥莱市场分析

■奥莱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奥莱数字化转型需选择LinkieBuy

奥特莱斯(Outlets)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奥莱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的大型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

在零售商业中,奥莱专指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购物中心,因此也称为品牌直销购物中心。

奥特莱斯的发展史

年一些大型服装工厂和日用品加工企业,利用工厂的仓库尾货开始在仓库建立起OutletStore,基本上是一家工厂一个OutletStore,所售商品既是优质品牌又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大批顾客。

年FactoryOutlet开始繁荣,去工厂直销店购买商品的顾客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很多工厂会把直销店集中在一起,这时的购物中心一般都是真正的“工厂直销”,但还没有形成规模销售,且离城市较远。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Outlets业态在美国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营销形态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首先是供货商从过去单一的商品工厂发展为商品工厂、品牌所有者、品牌代理商、品牌批发商乃至大型百货商店共同参与的专门供货渠道;其次是功能更齐全,实现休闲购物一体化;最后是开始讲究购物环境,并逐渐向城市靠近。

全球奥莱的销售情况

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的奥莱项目就有多达39家,总销售额超亿元。根据不同业绩水平划分的6个销售额军团中,40亿+的奥莱2家,30亿+的奥莱3家,25亿+的奥莱6家,20亿+的奥莱6家,15亿+的奥莱10家,10亿+的奥莱12家。

通过盘点年奥莱业绩较高的项目来看,奥莱市场已初步形成龙头百货企业(如百联、燕莎、王府井)和专业奥莱(如佛罗伦萨小镇、砂之船、首创)强势割据的局面,商业地产运营商仅占10%。

海外奥莱市场分析

以欧洲奥莱为例,据德法研究机构ecostra和magdus发布的研究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亚洲客户的流失,导致很多奥莱项目差点被关闭。

由唯泰集团经营的比斯特购物村是欧洲业绩最好的奥特莱斯之一,自年以来,比斯特购物村在奥莱销售榜单已经五次获得第一名,频繁地夺魁也可以用事实来佐证:据官方信息,年该奥莱的坪效超过4万欧元/平米,这在整个零售业都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但对比斯特购物村来说,来自亚洲的游客占了总销售额的很大一部分,其中40%的营业额是来自中国的游客贡献。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旅游限制,这些客户群在年几乎完全消失。在接受调查的欧洲奥莱品牌中,有超过一半在疫情封锁期间停止支付全部或部分租金,约20%的品牌经理们表示,由于新冠危机,公司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从美国零售的情形来看,奥特莱斯也曾一度几乎扛起了美国零售业增长的大旗,就连作为百货行业风向标的梅西百货也将奥莱业务作为重中之重来提振业绩,但实际上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奥莱在美国整个零售行业的衰落,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过度依赖旅游业去库存。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国际游客消费去年6月就已经下滑2.9%至亿美元,创两年来最低月度水平。

奥莱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疫情影响下,品牌正面临在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店铺被迫关闭甚至退出市场的局面,相较之下,各大品牌在奥莱渠道铺设店铺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这也导致奥特莱斯渠道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在城市存量改造的过程中,奥莱的商业模式是一条已经被证明了的可行之路,但商业模式只是方向盘,数字化才是涡轮增压发动机,人才与机制是油。

相较而言,奥莱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拥有高效的库存去化速度,但目前,对于海外奥莱而言,疫情尚未完全结束,中国游客无法实现海外线下购物。加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将实体店的购物体验与线上购物相结合。

奥莱若是能实现线上展示、销售海量商品SKU,线下作为展示和销售功能的同时,可以完成门店直邮,消费者便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消费方式,同时结合互联网及新媒体营销多种手段,使创造更多销售成为可能。同时通过商品搜索、询价交流、线上支付、跨境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销售闭环的打造,彻底实现并充分展示新零售的未来数字化模式。

奥莱数字化转型需选择LinkieBuy

驱动转型的背后,是进行线上线下整合的全渠道转型。LinkieBuy是行云集团旗下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品牌,通过自身实力帮助海外商家快速建设跨境独立商城,并且依托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