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春秋战国时最为人所知的的诸侯国,无非是两个“集团”:一个是春秋五霸(齐晋楚宋秦),一个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但实际上,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曾经是国家林立,有过三千多个小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文化相仿,风俗相若,都属于华夏民族的文化圈。
在这些诸侯国中,莒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存在。当时的诸侯方国的公子和国君们,一旦遭到了外敌入侵,或者赶上了内乱,他们最喜欢的逃亡地就是这里。比如还没有成事的齐桓公、国灭之后的齐湣王,鲁国的夫人文姜、哀姜,上卿庆父,都曾经去莒国避难。在那个时候,莒国俨然就是一个“旅游胜地”。
为何莒国会如此受青睐呢?那还要从他的地理位置说起。
莒国又称姑幕国。据清雍正朝所出的《莒县志》记载,莒国“唐虞以前无考,商(属)姑幕国。此侯国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实侯此土。”其具体的所在,大约在今天的青州一带,是今天齐鲁大地上的一个小国。而齐鲁大地古代又称“莱夷之地”,属于东夷的一部分。当年消耗掉商朝国力的东夷战争,也有他们一份。
周朝建立后,生活在今天胶东、淮河一带的部族获得了应有的封赏,在名义上成了周朝的诸侯国。但是,他们没有彻底的臣服周朝,反而是不断掀起叛乱。但到了西周的中后期,因为齐鲁两个正统姬周诸侯国的兴起,这支部族才迁到了更为偏东的莒地,建立了莒国。
从周朝王室的角度看,齐鲁两国的所在地位置正好,既能享受到海产的便利,又有丰富的耕地可供农业生产。但再往东,则是靠近海边的盐碱之地,贫穷落后。所以周朝才会将那些不听话的蛮夷部族向这里压迫,让他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能力反击。这个战略是很成功的,从此以后这里的蛮夷部落再也没能对周王室构成任何威胁。而这个战略的副产品,就是莒国成了落魄诸侯最后的逃亡地。在那个还没有“礼坏乐崩”的时期,他们逃到这里,仇敌往往就不会再追赶了。
这固然是莒国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后来的文化统一,那些公子国君们也未必会来到这里与“蛮夷”为伍。后来的莒国,成功搭上了齐鲁两国的大车,融入了华夏文化圈。
原本的莒国,地位比同是蛮夷的楚国还要差。楚国国君在诸侯会盟的时候,还有个在门口烧火的资格,而莒国的国君连这个都没有。楚国后来选择了奋发图强,莒国则走上了“两面派”的道路。一方面对齐鲁臣服,一方面对比自己更落后的部落进行兼并。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齐鲁两国的实力,确实不是莒国可以相比的。鲁国上卿庆父逃亡莒国之后,引起了鲁、莒两国的战争,莒国战败;齐国也曾经多次进攻莒国,莒国同样无可奈何。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低声下气地参加诸侯会盟,向齐鲁两国的大族求婚,尽量在文化和血缘上向人家靠拢。这一招很管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僖公为诸儿娶宋女,鲁、莒俱有媵”。可见在齐僖公的时候,莒国的地位已经和鲁国差不多了。
但是另一方面,莒国对自己的那些蛮夷对手们却从不手软。虽然因为史料的缺失,历史上没有莒国和其他东夷部落战争的记载,但是在山东沿海,他们无疑是一方霸主。据清朝人顾栋高所著的《春秋大事表》记载,“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楚)、吴。”如果说秦国是霸西戎,那莒国无疑就是“霸东夷”。
由此可见,莒国是处在一个强国和弱国的临界点上,虽然比强国弱,但是比弱国强。按照当时的中国态势,强国都是华夏文化圈里的,不会对流亡莒国的人下死手;而出手不留情的蛮夷,又往往不敢和莒国对抗。一个来自大国的流亡贵族,在这里是最安全的。这可能也就是当时那些不得意的国君和公子们,都往莒国跑的真正原因。
很遗憾的是,历史的车轮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公元前年,莒国被楚国所灭,但转眼又被齐国占据,正式的被华夏诸侯国所兼并。再后来,到了公元前,齐国几乎被名将乐毅指挥的五国联军所灭,而名将田单后来凭借莒和即墨两城完成大反攻。这场战争,让莒这个地方再次名扬天下。如今,莒国的遗址已经成了真正的旅游胜地,每天都会迎来不少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