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旅行必备新冠隔离险获赔不容易,成投诉

                            

?9月28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数据显示,二季度涉及新冠疫情隔离相关保险等财产险其他保险纠纷投诉件,在涉及财产险公司的消费投诉中占比24.22%。

其中,众惠相互保险、众安在线财险的涉及新冠疫情隔离相关保险等财产险其他保险纠纷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前两位。具体来看,众惠相互保险件,占自身投诉总量的74.89%;众安在线财险件,占自身投诉总量的52.78%。

涉及新冠疫情隔离相关保险等财产险其他保险纠纷投诉量前10位的财产保险公司(单位:件)

理赔纠纷频现

“59元防疫险,居家隔离1天能领元,一杯奶茶钱保障一年!”“隔离就能赔钱的防疫险安利,旅游拜年出差必备!”“居家隔离也能领钱,这款隔离险真香!”……因购买方便、保费便宜,且直击消费者痛处,“隔离险”一度在社交平台走红。

慧择寿险商品中心总经理王寅向记者介绍,市面上常见的“隔离险”往往是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新冠疫情暴发后,很多保险公司顺应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在承担意外责任的同时,扩展承保新冠病毒导致的保险事故,其中就包括因疫情防控政策而强制隔离的津贴,也就是消费者俗称的“隔离险”。

去年四季度以来,受到疫情反弹影响,且因此类产品投保简易、保障期间灵活、保费亲民,“隔离险”销量倍增。但随后,理赔不易、投诉不断,让这款“网红险”一度陷入质疑的漩涡。目前,大部分“隔离险”产品均已下架。

记者搜索黑猫投诉平台,“隔离险”相关投诉有近条。有用户表示,自己之前购买了“隔离险”,后来因上海疫情暴发,居家隔离61天,现在申请保险理赔。但保险公司以上海没有区分中高风险区为由,拒绝保险赔付。后来又称根据公司要求,可以赔付元,但这与原需赔付的元相差较大,因此无法接受。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新冠疫情此起彼伏、不断反复的当下,“隔离险”的推出的确适时应景。无论是在情感慰藉,还是风险补偿等方面,均契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出现理赔纠纷的症结在投保环节就埋下了隐患。表面看,“隔离险”给消费者“小投入、高保障”的印象,可仔细推敲保险合同条款,承保责任十分严格且有免赔责任条款。而在保险产品宣传营销时,部分保险业务员只注重放大产品的优势好处,对免赔等条款轻描淡写。消费者若不仔细研读条款,不明就里投保了“隔离险”产品,事后就很容易出现理赔难等情形。

在某互联网平台上,记者看到目前在售的一款华泰新冠隔离保障险,共包含8.8元和16.8元两种计划。该产品介绍页面显示,“新冠疫情隔离津贴(因疑似或确诊感染)”不保障从境外入境发生的统一隔离,仅承保被保险人由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导致疑似感染或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肺炎被依法依规实行强制集中隔离(不含居家隔离),含无症状感染者,最长赔付14天(含非自费集中隔离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密接/次密接均不在责任保障范围中。

投保需谨慎

早在今年2月,银保监会就印发《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在开发设计保险产品过程中,以保险消费者实际需求为基础,在综合考量可保利益和风险程度的情况下,依法依规开发产品,合理设定责任免除和理赔条件。此外,不得通过欺骗、隐瞒或者诱导等方式,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等重要情况作出容易引人误解的宣传或者说明,不得以博取消费者眼球为目的,进行片面宣传和恶意渲染炒作。对发生保险事故的,则应主动做好理赔服务,不得无理拒赔,影响消费者的正常理赔诉求,防止出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上海金融法院此前也明确,隔离险作为疫情期间的一项新保险,保险公司应当对隔离险的相关条款向投保人说明,尽到提示说明义务。同时,对于隔离险中的条款、特定语词的含义应当表达界定清楚,若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受益人对相关条款等有争议的,则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存在两种以上解释的,人民法院应当选择有利于投保人的解释。

与此同时,由于“隔离险”大多在网络上销售,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很好地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