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指引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必答题”。今年上半年,银行纷纷发布ESG相关报告,多角度呈现其践行绿色理念、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中国银保监会6月初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更是明确要求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并首次提出将ESG纳入全流程监管。
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家银行的ESG报告有何亮点?银行上半年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有哪些创新和探索?绿色金融业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堵点,相关工作如何持续推进?
ESG披露更全面规范
与往年相比,国有大型银行今年披露的ESG报告更为全面规范。6家国有大型银行在今年年报披露季均已对外发布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ESG)报告。
据中国银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介绍,中国银行今年是连续第15年公开发布社会责任ESG报告,报告全文约7万字,全面介绍了该行一年来履行社会责任有关情况。与往年相比,中国银行今年发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社会、治理)》首次全面规范收录了该行ESG绩效表现,对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适用指标进行了全面披露或解释,同时对照MSCI等多个国际权威ESG评级体系,主动披露相关ESG评价指标共计项,较上年新增54项。
中国建设银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是毫不逊色。据介绍,该行从年开始,已连续16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年除了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外,在助力脱贫攻坚、赋能小微企业成长、社会公益等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
中国农业银行今年发布首期绿色金融和环境信息专题报告,在董事会设立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高管层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全面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年,农行将发展绿色金融上升为全行三大战略之一,制定“十四五”时期全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全面搭建绿色金融发展的系统框架,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绿色金融战略实施提供方向指引。
中国工商银行社会责任(ESG)报告显示,该行实施“三新一高”公司信贷新布局,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制造业动能培育,重点支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基础产业,助力医疗、教育、文化、旅游、养老、体育等新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据介绍,工行始终坚持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国际领先的绿色银行、成为具有良好国际声誉的绿色银行”的战略目标。年,该行不断提高绿色金融绩效考核权重,加大绿色金融优惠政策倾斜;加强环境(气候)与社会风险评估,在业内首创环境风险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加强全口径资产绿色分类管理,全面实施信贷与非信贷资产的绿色分类,实现境内分行环境友好和环保合格类贷款余额占比达99.3%。
在国有大型银行的持续带动下,银行业对ESG信息披露更为重视。今年以来,多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发布首份ESG报告,网商银行、百信银行、微众银行近日也纷纷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ESG)报告,披露其在实践ESG理念、开展数字普惠金融、践行绿色低碳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ESG、践行ESG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业内专家看来,银行重视ESG不仅有利于推动银行业加速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发现投资机遇,尤其是绿色低碳市场机遇,还可以用于管理下行风险,更好适应行业监管趋势变化。
绿色产品创新多点突破
国有大型银行在探索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已初见成效,渐成体系。中国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该行已提出全集团绿色金融的量化战略目标、重点工作和配套措施,逐步搭建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累计推出15个领域4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等。
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是以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纳入国家财政及相关部门审核公布的电价补贴名单为前提条件,按照已确权应收未收的补贴资金来确定贷款额度,为符合条件的该类型发电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创新信贷产品。
除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该类产品也已落地。据了解,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近日成功为当地一家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办理的3年期万元低成本绿色贷款,正是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拓展步伐明显加快。1月份,农业银行“农银碳服”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农行成为首家与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对接的大型商业银行;4月份,中信银行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上线,同月,民生银行发布“民生碳e贷”产品;5月份,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正式在平安口袋银行APP上线,据悉,“低碳家园”账户体系由平安银行携手中国银联、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打造,为国内银行业首个银联信用卡、借记卡全卡碳账户平台。
6月份,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境内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的绿色产业项目,储备项目包括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类项目。另外,北京银行发行9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落地福州市首笔“碳减排挂钩”贷款等。
相关统计数据也印证了银行业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的快马加鞭。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8.07万亿元,同比增长38.6%,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合计占比达66.5%。
在承销发行绿色债券方面,银行业也实现较大突破。多家银行积极推动绿色债券的承销发行。如广发银行今年承销了国开行年首期绿色金融债的发行;浦发银行近日连续完成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转型)、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据(转型)的承销工作,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等具有降碳效果的项目。
与绿色信贷主体较为单一不同,绿色债券拥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也有更多投资机会。去年2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普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基础上,创新推出碳中和债,上市后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