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9月29日电题:聚焦生物、海洋、旅游产业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深圳大鹏新区见闻
新华社记者周科、王丰
三面环海、坐拥大亚湾和大鹏湾两大海湾、森林覆盖率达76%……地处深圳市东南部的大鹏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作为深圳唯一不考核GDP的功能区,大鹏新区近年来依托山海资源优势,聚焦生物、海洋、旅游三大产业,走出产城融合的“生态特区”发展之路。
(小标题)守护绿色家底
大亚湾畔有一棵树龄多年的银叶树,粗壮的树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
放眼望去,像它一样古老的银叶树有近30棵。为保护这片珍稀的湿地生态资源,大鹏新区专门规划建设银叶树湿地园,并将原本只有2公顷的银叶树湿地扩大到96公顷。如今,这里常年栖息着50多种野生鸟类。
除了保存湿地原貌,大鹏新区还注重生态修复,着力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系统。
加强珊瑚、红树林、自然岸线生态修复,建成3个红树林湿地公园,累计投放人工生态礁68座……目前,大亚湾畔的坝光片区超过70%的山海林湖原貌被保存。
守住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基石,是大鹏新区成立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做法。
为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大鹏新区在广东率先探索建立海岸线管理“湾长制”,衔接“河长制”与“湾长制”,建立“海陆统筹”治理和监管新模式,实行治理“一盘棋”。
目前,大鹏新区已基本解决生活污水直排入海问题,污水处理率从10年前的不足10%提升至97.3%。今年上半年,大鹏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
(小标题)推进绿色发展
杨梅坑、柚柑湾、金沙湾等自然山海景观游人如织。今年上半年,大鹏新区共接待游客.89万人次,同比增长73.1%;实现旅游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
良好的生态吸引来一批批游客,也吸引一个个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从寸土寸金的深圳南山区搬到当时荒无人烟的大鹏坝光,图的是什么?“我看中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深圳市乐土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如银说。
年,大鹏新区引进这家企业。从土地勘察到动工,仅11个月,第一期项目便启动了。
如今,坝光片区主路网基本打通,配套设施建设初步成型,生物家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与一批优质企业达成租赁意向,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坐在海边,乐土生命科技总裁兼首席科学家苏彦景一边享受着清凉的海风,一边与科研人员开展“头脑风暴”。
“生态是大鹏的‘王牌’。”大鹏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广阳说,为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坝光片区的发展定位历经3次调整,最终决定在这里发展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
旅游产业活力释放,生物医药、海洋产业加速聚集。今年以来,围绕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海洋、食品等特色产业,大鹏新区举办招商推介活动10场,引进优质企业30家。
数据显示,4年来,这个新区已引进家企业落户,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研发潜力企业10余家,引进院士团队5个。
(小标题)重塑新的发展空间
在深圳,大鹏新区属于生态大区,却是人口和经济总量方面的小区。
大鹏新区抢抓机遇,坚持“生态立区、经济强区”战略,通过科技创新赋能、重大项目助力、招商引资加速、城市更新提速、全域旅游发力,重塑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有关影视基地、文化旅游度假区等品牌景点相继建成,相关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大学项目快速推进,深圳海洋博物馆、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等项目加快建设。
项目加速聚集,考验硬件供给。随着发展动力、创新活力、资源吸附能力不断增强,大鹏新区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城区功能配套,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区、国际知名的生物科技创新集聚区、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不断发力。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50.5%……大鹏新区年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多项指标表现亮眼。(参与采写:孙倩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