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旅游业爆发式发展背后的信用卡身影

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走 http://www.bdfyy999.com/bdf

通过同时解决预约下订、授信担保和支付清算问题,信用卡在欧美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维持长期客户的最好工具。这样看来,信用卡几乎可以说是欧美旅游业的基石。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中国的信用卡没有像美国那样丰厚的返利、积分、里程等奖励活动。我思考了一下,这件事情如果深究,就是探讨信用卡作用旅游业的一篇好文章,我们不妨将它作为一篇外传。

01

信用卡收入结构发展的三阶段

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信用卡的「积分」来自哪里?显而易见,来自信用卡公司支付的收入。

信用卡公司的收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年费、利息和手续费。

最早的信用卡公司是收年费的,这是因为当时信用卡公司业务局限在小圈子中。信用卡界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年银行家FrankMcNamara在纽约市的MajorCabinGrill烧烤餐厅吃饭时忘带钱包,被迫落到请老婆送钱赎人的尴尬境地,于是就创建了DinersClub,「食客俱乐部」。DinersClub初期更像是有钱人的小团体,有意加入的食客付一笔年费,之后就可以在餐馆赊账。小会员团体制以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作为担保,为信用卡提供了最初的生存空间。

直到现在很多信用卡也在收取高额年费,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和美国运通都在发行年费高达美元到美元的白金级别信用卡。不过随着信用卡界竞争激烈,高端信用卡也开始将年费以定向优惠或者权益的形式返还给目标客户。例如美国运通的白金卡向持卡人提供美元的优步用车礼券、美元的运通商旅酒店礼券、美元的航空礼券、美元的化妆品公司礼券等。总之对于白金卡的目标客户而言,年费被七七八八的礼券降了下来。

年费模式的优缺点很明显——初期的生存问题解决了,但是要解决发展问题。要解决发展问题,就必须降低门槛。DinersClub时代的卡称为「签账卡」(ChargeCard),理论上不设信用额度,但每期账单必须全额还清,同时设高年费作为进入门槛。这种卡非常具有「小团体的风骨」——大家都是江湖好汉,只是今天出门忘了带钱,先签账赊着,下个月绝对全额还上。而既然要证明自己是好汉,就得先交一笔钱作为加入门槛(同时若真还不上了,也有钱扣)。

另外一提,当时考虑到邮政系统的效率,从出账单到还款之间有约一个月的期限,期限里不收利息。这一个月的期限原本只是因为通信的客观条件制约,但是经年累月就形成了「免息期」的不成文制度而被约定俗成地保留下来。

但是对于拥有雄厚资金的从业者(例如银行)而言,欠一个月也是欠,欠两个月也是欠,欠三个月还是欠。在意识到信用卡业务的潜力以后,银行迅速发展出了第二种模式——利息。利息模式的代表是年美国银行发行的BankAmericard(将America和card合为一体)。由于当时的邮政系统仍然需要一个月,因此这种卡片仍然具有签账卡的「一个月免息期」,但不要求全额偿还,而是将未还清的部分按照20%左右利息计息。同时,为了控制风险,实行「信用额度」制度。这种「额度+计息」的模式被称为「循环信用」(RevolvingCredit),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信用卡实施模式。

60年代的美国是「消费主义」迅速发展的年代,借着当时的东风,信用卡发卡量快速扩张。在70年代的美国,已经达到了人均0.5张信用卡的规模,几乎所有劳动力一人一卡。

年的石油危机给信用卡的扩张踩下了刹车。市场百物腾贵,人们收入下跌,一方面是消费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既有的信贷坏账率急速上升。信用卡公司一时陷入了困境。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信用卡公司迅速发现了自己在新时代的优势。

年开始由于社会问题,美国暴力犯罪层出不穷。而其中,抢劫现金是最典型的一种。这使得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现金成为了「烫手的山芋」。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身上揣着现金等于移动的免费提款机;而对于商家而言,在店里保留现金则无异于成为固定的免费提款机。对于他们而言,「无现金支付」势在必行。

信用卡公司看到了这个机会,顺势切入这一块市场。商家出于避免被抢劫的考虑,乐意支付手续费给信用卡公司;而消费者出于避免被抢劫的考虑,也乐意改用信用卡在商家消费。因此,美国的信用卡行业逐渐过渡到了「收手续费」的收入模式。

这种交「保护费」的收入模式使得信用卡产业在美国治安最差的十年反而高速发展。有趣的是,这种发展也改变了美国的犯罪率:年以后罪犯意识到抢不到钱,纷纷「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如今,即使是素以「收现金」闻名的华人店铺,也开始接受信用卡以求自保。可以说,「手续费经济」奠定了如今美国「一人多卡」的格局。

各位读者如果有心不难发现,现代信用卡的收入模式,是最早的「流量经济」——拥有的持卡人越多,就越能从商家手里收到越多的手续费。因此,将从商家收到的手续费,以积分、里程的形式和持卡人「三七分成」,对信用卡公司而言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是,这种分成模式建立在现金作为支付服务基准的「手续费」上,持有、使用现金时被抢劫的风险越高,现金的「手续费」就越高,银行卡的手续费自然也能变高。因此,可以看到的是,在治安较好的东亚国家(例如日本和中国),信用卡发展得并不如在美国以及8年后的欧洲那般好,商家也不愿意为信用卡支付过高的手续费(中国信用卡支付费率一般为0.6%,日本1%,美国为3-4%)。即使移动支付在东亚国家(例如中国和日本)发展如火如荼,但其推广以「快捷」为主要卖点,也无法征收高额手续费(例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