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到发达国家观光或进行商务活动的中国公民越来越多,毕竟是人在异乡,中国公民有问题要问一下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一开口,就问出了一个“文化差异”。尽管这些问题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10句话:
TOP1、“有没有开水?(这个问得最多)
宿酒店,就是问房间里有没有烧水壶?咱中国人喜欢喝开水,饮热茶,几乎不喝生水。西方人除了喝热咖啡,似乎对凉水来者不拒,连矿泉水也要喝冰镇的(早餐也是这样)。另外,国外家里、酒店甚至街头的自来水,拧开笼头就可以喝,也不会闹肚子。德国、奥地利等一些国家的超市里,甚至买不到“矿泉水”,即使找到了,也是带气儿的,咱也喝不习惯!可问题是,除了一两种大型国际连锁酒店内有,其它酒店几乎都没有烧水壶。如果在晚上11点前入住,还可以到酒店里的酒吧打开水,过了这个时间神仙都没辙。
TOP2、“有没有不是中国制造的?”(这个问题貌似不爱国呀!)
到国外,总要买点东西送亲友,遗憾的是,外国到处都是中国货(除了肉、蛋、奶等食品),连名牌产品都注明MADEINCHINA。在国外2/5买了中国制造回去,貌似很丢人。有这种想法就忽视了两点:一、品牌产品在哪个国家制造质量都是一样的;二、中国制造怎么了,就算外国人瞧不起,他们不也在用吗?咱们怎么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呢?等到“中国创造”流行的时候,出国还没必要买东西呢!
TOP3、“酒店怎么这么差?”(这个最容易误解)
出一次出国,对发达国家了解最多的就是酒店了。可偏偏就是这个酒店最让人很挠头——房间都是小小的,单人床窄窄的,电梯仿佛需要挤进去!酒店的早餐也简单的要命——没什么可吃的,不是说西方人讲究享受吗?其实,这是一个不小的误会,发达国家的酒店两级分化,五星以上的豪华酒店少且价格昂贵,大多数的游客都是工薪阶层,他们对酒店的要求是干净和舒适,仅此而已。另外,发达国家的酒店大多是二战前修建的(德国除外),本来标准就低。而中国的酒店大多是最近二三十年按照最新的国际标准修建的。外国的四星级酒店不如中国的三星,至于外国的三星也就不如中国的招待所了。
TOP4、“我们会不会被歧视?”(这个不该有)
这种问号,一般出现在酒店早餐分区了,用餐标准不一样,火车和飞机座位安排了等等。发达国家不能说没有歧视,只不过找起来很费劲,如果在国外受歧视了,这是好事,只要证据确凿,不但能打赢官司,而且还能赢得巨额3/5赔偿呢!至于有的酒店散客和团队费用标准的问题,不必小题放大做!买火车和办理登机牌时,你对座位有什么要求,只要提出来,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只要你外语好)。相反,如果带着“阶级斗争”的眼光,再加上“上纲上线”的话,就会闹出笑话。
TOP5、“是真的还是假的?”(购物时的最大疑问?
这样的问题可能在中国司空见惯,但在发达国家大可不必。欧洲和美国也有假货,但主要在地摊上。卖假货的主要是偷渡客,卖的也主要是中国货。西方的经济警察远不如中国城管能干,他们“晃晃悠悠”出现,售假者“从容不迫”跑掉——假货也就屡禁不止。至于经营品牌产品的商店,是不可能有假货的。
TOP6、“可不可以讲价?”(这是咱们的习惯了)
很多外国老板脑袋很“笨”,往往听不懂这句话。从诚信的角度来说,固定的价格就是信誉的标志,店家对顾客一视同仁,才是“同叟无欺”。一个不讲价可不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搞笑的是,现在许多外国旅游景点附近的商店,已经被中国公民“训练”出了讲价意识,可以讲价了。可以试一试,不过要适可而止,别逼得人家两手一摊说:“对不起,我吃饭了!”
TOP7、“公园要不要门票?”(这个问题最傻)
这大概是不懂公园的概念了。公园嘛不就是公共的或者是公众的园子嘛?既然园子是大家的,怎么会收门票呢?公园既然对本国人或者本地人免费,那当然也就对外国人免费了,要不怎么办?公园入口设一个海关查护照?另外,那也是对外国人的歧视。国外的这个山区国家公园,那个湖边国家公园(包括教堂),没有收费标准(除了极个别的)。
TOP8、“如果病了怎么办?”(这个最不用担心)
病了怎么办?看病呗!看病花钱怎么办?欧元、美元都很贵呢。得了,这个问题还是落到一个“钱”字。其实如果知道是发达国家最先提出“人道主义”这几个字,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突然发病或者意外事故,一个电话,急救车就来了,治疗就是了。出院就出院了,没人会拦着你(有保险的,填好保险单就是了)。有位在印度工作的驻外人员就闹了一个大笑话。去医院看完病问在哪里交钱?医务人员说:不需要交钱!咱们这位“老外”(中国人在国外就是老外)说:可我是中国人!对方笑了:中国人怎么了,地球人在这里看病都免费!还好,谈话到此终止。
TOP9、“需要交押金吗?”(办理酒店入住手续都问过)
中国公民在酒店拿到房卡后,往往会问这么一句话。酒店接待人员只好用摇头或者两手一摊来回答。酒店如果收押金,岂不是怀疑客人不付帐或者损坏物品不赔偿?5/5当然,也有个别国家的个别酒店有点小气,办理入住手续时就收钱了,只不过收的也只是房费(或者留下信用卡号),但绝对不会收那种叫做押金的东东,因为他们先把信任送给你,以表示对你的尊重。
TOP10、“这是我们领导,能不能照顾一下?”(同样的问题还有:我们也需要排队吗等?)
老外们的脑子对这样的问题反应很迟钝,越解释越麻烦!等他们费了好大劲搞明白了,还是摇摇头或者两手一摊,再加上一脸迷茫的样子。好在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少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