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有自动扶梯的百货公司是这儿,却因

自年永安公司开业起,近代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不是用口号来传达理念,而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导入。

作者:蔡辉

《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连玲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百货公司,一场另类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它提出的诸多主张,如民族主义、男女平等、创造新文化、反对家长制、婚姻自由、砸烂孔家店等,为后来中国社会变革指明了方向。从主张到实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问题在于:我们只知道那些思想是如何提出的,却很少深究它们是如何落实的,在思想与落实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落差。

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话题:“五四精神”是如何变成社会共识的?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一书独辟蹊径,它通过对老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消费主义对国民的巨大塑造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大百货公司俨然发起了另一次“文化运动”,只是更具象、更直接、更贴近,它们不再用口号来传达理念,而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着国民性的演进。

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们的消费主义先天发育不全,且承担了过多的后天义务。在各方挤压下,其成长过于缓慢,最终使人们对它丧失了耐心——百货大楼们一度被冷落,甚至被视为耻辱的象征。

好在,趋势的东西是无法阻挡的,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什么是消费主义

所谓消费主义,指把个人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到第一位的消费思潮或风气,该思潮促使人们不断追求新的消费品。消费已不再被视为手段,而被视为目的,引导人们为消费而消费。

消费主义从一诞生便遭污名化,被视为肤浅、堕落、浪费、奢侈等。可不应忽略的是,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没有它的引导,现代社会将难以维系。

在前现代社会,因物质匮乏,人们将生产视为美德。在此影响下,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商品。然而,商品必须通过消费才能实现价值,否则毫无意义。

在相当时期,可通过向境外市场倾销,来获取经济增长,但这种重商主义策略无法持久,必将遭遇强力反弹。

在今天,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现代经济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生产,其二是消费。二者必须相互匹配,只强调一方,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事实是,消费也是一种生产,它生产的是文化,该文化不仅赋予不同商品以定位,且有更深远的意义,即:驱动社会进步。

换言之,现代人不能只谈劳动创造财富,忘掉消费也是在创造财富。促进消费,就是推动社会进步。

我国自宋代起商业繁荣,曾涌现出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明代景德镇已出现上千人规模的企业,实现了流水线生产),但在观念上,我们对消费长期持歧视态度,在如何刺激消费、鼓励人们消费上,缺乏有效手段。

自年代起,完成了“生产革命”的欧美国家先后掀起“消费革命”,百货公司应运而生。

与传统企业相比,百货公司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从追求利润转向追求商品周转率,百货公司不断推出新的营销策略,以达成快速销售的目的。

其次,百货公司产品多样,瞬间刺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其三,体量巨大,成为醒目的城市地标。

华商迅速跟进“百货业”

自年起,这场“消费革命”传导到中国,涌现出“老四大百货公司”——福利、泰兴、汇司、惠罗。它们都是英资公司,但都有华人股份,此外经理人也多由华人担当。

英商相中上海,因它是当时世界六大城市之一,外来人口数量占八成左右。-年代,上海对外贸易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进口占全国60%以上,转口占66%以上。

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当时领先全国,不仅拥有较好的城市道路网,且“为了与全世界交往而拥有轮船、电报、电话……”,年,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建成并通车,给南京路带来大量客流,故“老四大百货公司”与“新四大百货公司”皆选择在南京路开店。

上海有消费文化积累,被时人嘲为“外若繁华,中多拮据,外似有余,中多不足”,这种虚荣、好奢的心态,使上海的市场更富活力。

英国百货公司在上海迅速取得成功,华商亦迅速跟进。

年,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对外营业,其创始人为郭乐、郭泉。年代,他们受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信息的蛊惑,前往淘金,却未能成功,只好在当地经商,靠开设果栏维生,有了一定积累后,兄弟二人便在澳洲购地,招广东华工去种香蕉,到-年期间,年均收入已达4万镑,据当时媒体报道,“雪莉(今通译悉尼)之果业,其百分之八十,尽归华人掌握”。

不久,郭家兄弟遭白人政府排挤,生意遇挫,他们的合伙人马应彪先回香港办先施百货公司,几年后,郭氏兄弟也回香港办了永安百货公司。由于当时香港人口较少,两家公司百货仅能维持,最终只好去上海“捞世界”。

年,永安公司在上海开业,在《申报》上连续刊登了14天大幅“开业预告”广告,开业初期的日营业额即高达1万余元,从此占据了“新四大百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大新)第一把交椅。新新是从永安中裂变出来,创始人刘锡基原是永安的高级经理人。大新的创始人蔡昌曾在先施工作,后在永安公司股东之一、他的哥哥蔡兴支持下,独立创业。

“新四大百货公司”背后皆有粤商资本扶持,创业者都曾在澳大利亚打过工,对当地百货公司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当时上海地产政策欠公平,租期一满,全部地上建筑皆归地主所有,但四家公司还是选择了租地、建高楼。

大家都在拼命

为争夺眼球,百货公司们处处竞争。

早期南京路上建筑以二三层为主。年,福利公司建成四层楼,被称为“南京路最醒目的地标”。于是,年进驻的惠罗公司则把楼修成五层。先施公司进驻时,也把楼修成五层,但在高度上更胜一筹。永安公司则干脆建成六层楼。由于先施公司和永安公司修楼时间差不多,生怕对方超过自己,故工地严格遮挡。

永安公司搞了张假图纸,给先施公司的考办马应彪看,马非常高兴,认为不如先施好,可拆去遮挡后,马应彪才知对方比先施公司的楼强出很多,大呼上当。

新新公司晚入驻10余年,建成含地下一层的七层楼。大新更晚,直接修成十层大楼(含地下一层)。

在楼层高度比拼外,先施、永安、新新又分别在屋顶建立塔楼,这样不仅看上去更高,且增加了空间。可楼太高,顾客爬楼不便,上层基本空置,只好将其改造成舞厅、游乐场等,虽盈利不多,却能不断制造新话题,吸引顾客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