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入境旅游需要新思路,借路高科技

近几年,入境游重新焕发了生机。看似萎靡的入境游,实际上早已在国际上排名第四。但与如火如荼的出境游相比,入境游仍是中国旅游业者心中的芥蒂。

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所言:我们有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保持充分的乐观,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受制于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有待培育的内生动力,我们的道路还很漫长。

如何解开旅游人入境旅游的心结?如何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让外国游客了解美丽中国、讲述中国故事?高新技术能否带来营销新路?近日在京召开的“年入境旅游专题研讨会”给了我们些许答案,但最终的答案,还需要在实践中寻找。

你知道那些到中国旅游的人在想些什么吗?

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同比增长0.8%,其中外国人入境市场同比增长3.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活跃度明显上升。这样的数据给中国旅游业者一丝安慰。

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创新博士在分析中国入境游结构特征上,总结了三个“二八理论”。

首先,接待的外国游客与港澳台游客占比基本呈现二八规律,即外国人占20%左右,港澳台游客占比80%左右。

李创新博士解释说:“这个规律曾经受到学界、业界很多人的诟病,很多人细化提到中国入境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就说我要剥离一下港澳台,研究一下纯粹的外国游客。从政治上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非常正确,但是若从市场研究上来看完全没有必要。我们课题组近年来也持续做了一些国家的国别旅游研究,我们观测到许许多多国家,包括美国、法国、西班牙,其主体客源市场或基础客源市场都是近邻,区别仅在于近邻客源市场所占比例份额的具体数字而已。我们的研究证实,当前近邻客源市场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的比例份额相对已有所下降,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已经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势。”

其次,中国的产品结构体系中,休闲度假类的专题产品与观光类产品比重呈二八结构,产品体系主要是观光为主。

第三,首次来华游客总体约80%,除商务游客以外,重游率相对较低。

这三个“二八理论”客观体现了中国入境游的现实。受签证等政策影响,团队游一直是大部分外国游客的主要访华方式,但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浮光掠影的团队观光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也不能提升中国入境游的吸引力。

Google提供的数据显示,访华外国游客之所以选择中国的原因,首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第二是名胜古迹,第三是东方风情,此外还有购物以及美食。前三项和中国文化相关,但是他们的需求不是到景点打卡,他们需要全方位的“打动”:看景点、吃美食、逛博物馆,晚上还想有夜生活,既然坐长途飞机来,他们希望感受中国人怎么在中国生活。

以美国游客为例,美国游客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海滩爱好者”,他们偏好的是阳光、沙滩、海浪,以及设施优良的度假村。其次是“豪华旅客”,不管是商务出行还是度假,他们都不怕花钱,希望在中国的旅行中得到最大的舒服和满足感。另外还有一群是“超值购物者”,他们做任何决定都要三思而后行,会在决策前不停搜索比价,同时参考其他渠道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决定。

谷歌中国市场研究总监聂婉燕在给入境游客画像时说:“我们研究发现入境游客平均年龄37岁,但是不同市场不一样,欧洲有些国家的平均年龄在40岁,比如丹麦和西班牙,但是亚洲一些国家来中国是相对年轻,比如越南、菲律宾,他们来中国的平均年龄才33岁。除了年龄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都相对偏高的,他们来华时候有30%的人是单独来的,但是剩下70%的人都是和朋友、家人组团来的。”

中国旅游业需要深度了解我们的客户需求,设计创新的产品而迎合客户的口味。但了解仅仅是第一步。

在纽约时代广场做广告还有用吗?

年,数十个中国城市的宣传片霸占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实际上的效果却不得而知。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最近5-6年一直对政府旅游营销绩效进行跟踪监测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各地旅游营销的投入大,但是营销绩效缺乏考核,急需建立常规化的评价机制。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慧林介绍:“中国旅游目的地国际营销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运用传统媒体多,而对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运用较少。从营销内容来看,旅游景点宣传过多,但是以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多要素的生活体验的内容宣传的比较少。从营销的时机来看,目的地营销更多是针对游客游前的信息选择和信息准备,针对游客游中、游后信息管理这方面的内容宣传推广相对是比较少的。从营销的方式来看,大家可以看到对政府可控制的计划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