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计基础知识社会经济统计究竟做什

拉萨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以数据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自然现象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种现象,如国民财富与资产、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产与消费、财政与金融、教育与科技发展、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通过对这些基本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认识,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识。

例如,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如下表所示。

又如,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收入3.94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5.19%;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5%;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2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出境旅游花费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这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大众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厚实,产业投资和创新更加活跃,经济社会效应更加明显,旅游业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数量性

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常言道,“数据是统计的语言”“数据是统计的原料”,指的正是这个意思。一切客观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总是密切联系、共同规定着事物的性质。没有无量的质,也没有无质的量。一定的质规定着一定的量,一定的量也表现为一定的质。而且统计定量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定性认识的基础上,统计研究是密切联系现象的质来研究它的量,并通过量反映现象的质,这一点和数学研究抽象的数量关系是不同的。统计不同于抽象的数学运算,统计数据是对客观事物量的反映,通过数据来测度事物的类型、量的顺序、量的大小、量的关系,以认识客观规律的量的表现。所以,统计数据应该是客观的、具体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事物的数量性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研究和掌握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领域中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总体普遍存在着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以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和数量对比关系等是在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这些因素当中,有起着决定和普遍作用的主要因素,也有起着偶然和局部作用的次要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的个体中,它们相互结合的方式和实际发生的作用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就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质;而对于有足够多数量个体的总体来说,又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趋势,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就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的研究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例如,对工资的统计分析,我们并不是要分析和研究个别人的工资,而是要反映、分析和研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企事业单位的总体的工资情况和显示出的规律性。

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领域中具体现象的数量方面,即它不是纯数量的研究,是具有明确的现实含义的,这一特点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分水岭。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抽象空间和抽象数量的科学,而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在的数量表现。统计研究对象的这一特点,也正是统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正因为统计的数量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实在的数量表现,它才能独立于客观世界,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统计资料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只有如实地反映具体的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才能为我们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才能分析、探索和掌握事物的统计规律性。

社会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广泛存在的社会经济的数量,而不是自然现象的数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55.html